啦啦隊合作有哪些授權風險與合約重點?品牌主應注意什麼?

啦啦隊合作有哪些授權風險與合約重點?品牌主應注意什麼?

隨著啦啦隊跨足代言、直播與品牌活動越來越普遍,許多品牌主在合作過程中常面臨一個重大盲點——「授權與合約到底該怎麼談?」

根據星亞模特接觸過的客戶經驗,許多品牌第一次與啦啦隊合作時,常常忽略影像與社群使用的法律界線,甚至以為「只要現場有拍照」就等同於可任意使用。這樣的誤解不僅可能導致法律糾紛,也會傷害品牌聲譽與啦啦隊合作意願。

本篇文章將由專業啦啦隊經紀公司「星亞模特」的角度出發,針對「啦啦隊活動合作」中常見的肖像使用授權、社群內容規範、合作合約條款與潛在法律風險進行解析,讓品牌在追求曝光的同時,也能保障自身權益,避免誤踩紅線。

為什麼啦啦隊合作特別需要注意授權問題?

啦啦隊成員大多具備以下三種身份:

– 為球團正式啦啦隊員,肖像權與出場需經原單位核可
– 兼職社群網紅,有特定商業合作規範
– 經紀公司簽約藝人,另有獨立經紀條款

這樣的身份交疊,意味著即使你付費邀請啦啦隊站台活動,若未完整授權,可能無法合法使用她們的照片、影片、或社群內容作為後續廣告素材。

常見三大授權風險:品牌主不可不知

1. 肖像授權不明確

許多品牌以為「現場拍照」就是自動授權,實際上若事前未簽訂「肖像授權協議」,你很可能面臨侵權爭議。

✅ 建議:合約中需明確載明「肖像可使用範圍、平台、時限」,例如:可用於品牌 IG、LINE 官方帳號、網站 Banner,授權期間為三個月。

2. 社群內容需經本人審核

品牌希望啦啦隊幫忙限動分享、貼文曝光,但並非所有啦啦隊都能即時配合,若未事先溝通,將導致成效不如預期。

✅ 建議:應於合約中載明是否包含社群發布義務、內容由誰提供、是否需審稿、預計發文時間與標記內容。

3. 第三方再授權風險

品牌經常將活動照片交由公關、媒體或其他通路再行曝光,若未取得再授權同意,也可能觸法。

✅ 建議:明定不得轉授予第三方使用,或由經紀公司協助統一管理授權流程。

啦啦隊合作合約中,應包含哪些關鍵條款?

以下是星亞模特經常協助品牌擬定的合約重點:

– 合作內容明細:明定出席時間、地點、人數、需參與活動流程(如主持、拍攝、互動等)
– 肖像授權條款:使用範圍(平台)、期間、內容類型(平面/影音)
– 社群發文規範:是否包含限動、貼文、影片,是否需審稿、標記規則等
– 保密與違約條款:對於未經授權公開合作細節的處理方式,以及違約罰則

啦啦隊經紀公司的角色:不只是介紹,更是風險管理者

許多品牌以為啦啦隊經紀公司只是媒合窗口,其實我們的角色更像是「品牌方與藝人間的法律與形象橋樑」。

星亞模特除了提供多元啦啦隊人選外,更協助品牌主:

– 初期洽談與需求釐清
– 全面風險評估與合約制定
– 活動當日陪同協調與素材控管
– 後續授權使用與社群互動追蹤

這樣的流程設計,不僅能讓品牌無後顧之憂,也讓啦啦隊員在合作過程中更安心、穩定發揮影響力。

品牌主最常問的授權與合約 FAQ

Q1:只拍照但不使用於廣告,也要簽授權書嗎?
A:是的。即便未用於廣告,只要照片含有個人肖像,仍需取得書面授權。

Q2:合作後能不能將啦啦隊照片放入公司簡報或網站?
A:如未明確授權,不建議任意使用。請於合約中提前註明用途平台與時效。

Q3:活動現場拍攝的影片是否可以轉交媒體報導?
A:需取得「轉授權」或媒體轉載同意,否則啦啦隊方有權要求撤下或提告。

Q4:啦啦隊合作後能重複使用素材嗎?
A:除非合約中明訂「可重複使用次數與期間」,否則一旦授權期過,任何延伸使用皆屬違規。

一紙合約,決定品牌與啦啦隊合作的成功與否

啦啦隊不只是出席活動的嘉賓,更是品牌社群傳播力的一環。要有效放大影響力、避免未來爭議,從第一步簽約與授權談起,就是品牌保護自己、也是尊重合作夥伴最重要的方式。

若您正在規劃一場有啦啦隊參與的品牌活動、代言曝光或商業合作,歡迎找到專業的星亞模特團隊為您量身規劃。

電話:    0912-138-119
Email:  service@shinemodel.tw
Line:    modern.model

👉【立即填寫合作諮詢表單】

星亞模特兒經紀創辦人暨總經理

其他推薦文章

scrollTop